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效益综合指数位居全省前列,今年正力争成为全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城市。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不断升级,我市生态建设总体向好,但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短板问题依然突出。从城市发展的质量来看,我市仍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全市“两高一资”产业比重达到XX%,水污染物排放量全省最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占比较大;从环境质量的改善来看,空气质量PM2.5平均浓度徘徊在XX微克/立方米,继续下降的难度较大;地表水环境受上游影响和自身污染较重,水质断面优III比例不足XX%,低于XX%的全省平均水平,黑臭水体整治任务艰巨;从美好生活的期盼来看,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不满意主要来自污染防治、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化工园区隐患、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环境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从环境治理的能力来看,环境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环境治理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完善,环保产业市场机制不够活跃,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中共XX市委全会明确提出,“生态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快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既是抢抓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机遇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XX前列的客观要求。为此建议:
一、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持续优化现代产业结构。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个关键,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找准我市在长三角产业分工中的定位,强化错位竞争、互补发展,高标准承接钢铁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转移,构建与长三角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XX工程,推动新能源、环保科技、智能终端、大数据等产业做大做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建设XX新能源基地,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能源支撑、循环耦合,努力打造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新能源创新发展城……
中共XX市委全会明确提出,“生态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快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既是抢抓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机遇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XX前列的客观要求。为此建议:
一、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持续优化现代产业结构。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个关键,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找准我市在长三角产业分工中的定位,强化错位竞争、互补发展,高标准承接钢铁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转移,构建与长三角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XX工程,推动新能源、环保科技、智能终端、大数据等产业做大做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建设XX新能源基地,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能源支撑、循环耦合,努力打造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新能源创新发展城……
- 下一篇:教研组长培训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