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才是管理的精髓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学校管理已成为影响改革成效的很重要的因素。显而易见,管理出效益。作为一位校长,唯有通过扎实有效的管理,才能促进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学习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非常必要。在这个背景下,教育局下发了这本《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我们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书中既有丰富的理论,更有大量实例,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中庸”这个我们久已生疏的词始终缠绕着我的思绪。
“中庸”一般也说“中庸之道”,是儒家学派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孔子在认真研读了儒学经典《周易》(史称“韦编三绝”)后总结提出的具有极高学术水准的管理理论和哲学观点。然而在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打倒“孔家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哲学思想之一的“中庸”理论被批判成反革命理论,被断章取义和歪曲成执衷主义,人人避之犹恐不及,都怕被冠上“中庸”的帽子,使得从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多数人失去了传统精神的滋养,对“中庸”的理解产生了错觉,更使得后来人对此知之甚少,传统出现了断层。在呼唤管理创新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现实,重提“中庸之道”,让中国古代的经典管理学思想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导航。纵观全书,从学校发展规划(SDP)的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公平问题等等,无不闪烁着“中庸”的思想灵魂。
一、管理是一种调节的手段。
要用“中庸”来概括管理的思想原则,首先必须还它以本来面目。《礼记·中庸》中说“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说明了中庸之道是一种调节的理论,主张掌……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法官浅谈当事人的调解心理
- 下一篇:谈商场超市“偷一罚十”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