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歌与傩腔是孕育湖南小戏的温床
湖南民间小戏除了湘西叫阳戏、阳花柳或花灯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多通称为“花鼓戏"。这里,用“民间"二字,专指农民为主体表演的小戏,以区别于另一种广泛活跃在社会上的宗教戏曲——源于巫师酬神歌舞的傩戏。现今傩戏虽已归属小戏范畴,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一千多年里,傩戏是一隅被剧史研究所遗忘的角落。湖南最早见诸文字的小戏就是傩戏:“岁时,祈赛不一,其名宰牲,延巫为诸戏舞,名曰还傩愿"(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凤凰厅志》风俗卷。)。如果说,此处的“戏舞"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同时,还记载当时的教谕专为巫觋扮演傩戏《孟姜女》所作的诗篇《神巫行》,诗中最后一句说“愿唱一部《孟姜女》。"关于当时《孟姜女》的演出情况,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曾有具体记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
此时,傩戏的戏曲性质应该说是非常明确了。
傩戏声腔源于巫腔,它的前身可追溯至公元前的《九歌》年代:“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注:汉·王逸《楚词章句》卷二页1-2。)
湖南与小戏有关的民歌记载则迟见于明末清初:
“沙弥新学唱皈依,板眼初清错字稀,贪听姨娘采茶曲,家鸡又逐野凫飞"。(注:清·王夫之《五十自定稿》页22-23,见《船山遗书》第七十册。)
“旧春上元,在衡山县曾卧听《采茶歌》,赏其音调,而于辞句懵如也"。(注: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页172。)
文献中说的“采茶曲"(采茶歌)当时不是专指某个曲调,只是地……
湖南民间小戏除了湘西叫阳戏、阳花柳或花灯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多通称为“花鼓戏"。这里,用“民间"二字,专指农民为主体表演的小戏,以区别于另一种广泛活跃在社会上的宗教戏曲——源于巫师酬神歌舞的傩戏。现今傩戏虽已归属小戏范畴,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一千多年里,傩戏是一隅被剧史研究所遗忘的角落。湖南最早见诸文字的小戏就是傩戏:“岁时,祈赛不一,其名宰牲,延巫为诸戏舞,名曰还傩愿"(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凤凰厅志》风俗卷。)。如果说,此处的“戏舞"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同时,还记载当时的教谕专为巫觋扮演傩戏《孟姜女》所作的诗篇《神巫行》,诗中最后一句说“愿唱一部《孟姜女》。"关于当时《孟姜女》的演出情况,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曾有具体记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
此时,傩戏的戏曲性质应该说是非常明确了。
傩戏声腔源于巫腔,它的前身可追溯至公元前的《九歌》年代:“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注:汉·王逸《楚词章句》卷二页1-2。)
湖南与小戏有关的民歌记载则迟见于明末清初:
“沙弥新学唱皈依,板眼初清错字稀,贪听姨娘采茶曲,家鸡又逐野凫飞"。(注:清·王夫之《五十自定稿》页22-23,见《船山遗书》第七十册。)
“旧春上元,在衡山县曾卧听《采茶歌》,赏其音调,而于辞句懵如也"。(注: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页172。)
文献中说的“采茶曲"(采茶歌)当时不是专指某个曲调,只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