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两会召开之际,互联网pc端、微博、微信、新闻app等形式多样的网络全媒体平台加入到报道队伍中,这种更加新鲜热闹接地气的报道方式,使两会传播方式更快、更广、更便捷,也使全国人民了解两会、贴近两会的方式更加直观迅速。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的建言征集活动,活动导语中有一句“公共政策,因你的参与而对你更友好”的关键词,更是体现着政府“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的施政理念。可见,随着网络舆情的盛行,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关注民众的意见,他们通过网络与民众进行双向交流、良性互动,意图得出最符合民意的意见,作出科学、可行的决策和政策。
网络舆情一经发展,便以快捷、方便的形式蔓延,并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也充分说明了网络舆情是适应我国当今发展条件的。我们应及时有效地把握住这一趋势,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作用,加快推进网络舆情在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运用。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一)网络舆论的含义和特征
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自此,互联网正式成为除了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舆论外的第四类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具有明显的优势:(1)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和快捷性;(2)信息传播的同时性、个人化和交互性;(3)声音、画面、文字的一体性。但是这个第四媒体也存在一些不足,缺乏严谨性、深刻性、权威性,没有“把关人”。基于互联网的优势和不足,网络舆论也具有与广播、报刊、电视等舆论不同的特征:1.丰富性。网络舆论的丰富性是指网络舆论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庸俗化和灰色的舆论随处……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