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某地举办了该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才招聘会,1197家单位参加了招聘会,提供岗位26877个,招聘会吸引了49128人次进场,12521名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类似这种超大规模的现场招聘会在各地都有报道。从表象来看似乎轰轰烈烈很有成效,但实际并非如此。
首先是不科学。政府买单,为缓解就业压力组织一些公益性的招聘会本无可非议,也是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举措,老百姓一定是欢迎的。但为了追求招聘会的最大,吸引媒体和公众的眼球,不顾地理位置,求职者上班的路远长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招聘而招聘,就有点不科学了,让人产生组织者急功近利有作秀的嫌疑。众所周知,一般求职者都喜欢离家比较近的地方上班,除非薪水比较高才肯去远一点的地方,但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招聘单位常常开出的薪水很低。另外,就业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通过一两次大型招聘会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长效机制。
其次是盲目性。一场有几百甚至上千企业参加的招聘会,场面壮观,看似热闹,但苦了求职者。试想,仅仅靠几个小时怎能把招聘单位看清楚?没有看清又怎能投递简历呢?还有在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场面下,又怎能静心与招聘单位沟通呢?招聘会到成了一些单位再收简历的会。如此盲目的求职其成功率从何谈起。难怪不少求职者感叹道:“参加这样的招聘会就像参加赌博,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和情感,最终可能一无所获。然而为了找到工作还必须一直赌下去。”
再次是无序性。往往政府组织的招聘会都是公益性的,只要企业愿意参加一般都能够满足。由于目前还没有这方面规范的政策和监督机制,很难把握和确定招聘单位是真招聘还是借招聘名义为企业做广告,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单位招而不聘和一些单位招生与招聘并举的现象,成了一些公益性招聘会的老面孔。也有一些招聘单位碍于对政府部门……
- 下一篇:谈市场竞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