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得日益丰富,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以至使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在新的世纪里,学校教育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学校应具备怎样的教育哲学观、具备怎样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21世纪的学校管理应该具备哪些新的特征?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自然可以从不同的价值观做出不同的回答。在笔者看来,作为教学领导者的校长,具备科学的教师教学观和学生学习观,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
一、传统的教育束缚着师生生动活泼的教和学。
我们的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里,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但是,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还是“跳板”?是教学的“控制者”,还是“促进者”?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和教学似乎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镣拷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总之,这种教学改革……
- 上一篇: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