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趋势
舞台,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仿佛只属于那些天赋出众、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而大多数人只有羡慕、瞻仰或者黯自神伤。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推广,课堂教学方式日新月异、多姿多彩,教学的舞台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旧课标下的教学模式如同循规蹈矩的工厂,而新课程则象百花齐放的舞台。
以前的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多数是临摹,几乎每一课都有示范画,学生的作品用这样的标准尺一量,正品不多,次品却不少,于是,掌声仅属于少数几个特长生,而大多数学生则自形惭秽,越没信心,就越不肯投入,初一近来时还能涂几笔,上到初三,干脆说自己不会画,这岂不是教育的悲哀?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实质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们,就是要求教师关怀每一位学生,使‘好学生、‘中等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显然,旧课程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了。怎样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美术课中体验审美乐趣、培养美术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成为当今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新课标鼓励教师发挥创新精神,编写合乎教学实际的教材。“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应完整把握《标准》的基本精神,科学建构教材的框架体系,使编写的教材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同时,在遵从《标准》的前提下,鼓励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以适应各地的美术教学实际。……教材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基点,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