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不让老实人吃亏既是我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也是实现党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是领导干部要练就识别老实人的“火眼金睛”,不让老实人游离于党组织的视线之外,既流汗又流泪。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老实人流汗又流泪、不受重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老实人大都在工作条件艰巨的地方工作,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很难在短时间内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养在深山人未识”,难以被组织部门发现;二是老实人注重埋头干事、不善谋人,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溜须拍马,更不会请客送礼,容易被人“遗忘”或“忽略”;三是老实人清正自守,不习惯于联系感情、通融关系,讲原则不懂圆滑,得罪了人自己往往还不知道。
一个地方和单位,能否让老实人不吃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会不会发现使用老实人。邓小平同志说过,善于发现、团结和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准之一。为此,领导干部必须积极发现老实人,主动关心老实人,热情支持老实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老实人不被埋没。
古人云:“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以贤知贤,以能知能。”实践证明,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发现老实人,主要取决于其本人是不是老实人。如果领导干部本人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能力出众、聪慧过人,就能够慧眼识真金;反之,如果领导干部本人品德不好、素质不高、学识不多、能力不强、作风不实、为人不正,那么,要发现老实人,就如缘木求鱼、水中捞月。可见,要练就识别老实人的“火眼金睛”,首先自己必须当老实人。
与老实人相比较,那些投机钻营者,习惯于察颜观色跟风走,热衷于投上级领导所好,擅长于为个人私利和宦途升迁捞资本、做虚功、拉关系、搞奉迎,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造势和谋官上。这些人往往戴着“老实……
- 上一篇:发展党内民主的路径与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