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契合"才能做好"结合"202x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结合"的又一次重要阐述,更是对山东文化使命的殷切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因此,只有深入理解“契合”,才能做好“结合”。
深入理解“相互契合”,可以尽快从旧的思维禁锢中走出来。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是因为同我国传承了几干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互融通。
这种契合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文化基础、伦理基础。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和把握住这种契合性,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中国特色,又用马克思主义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第二个结合”以“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深刻意蕴,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如果说第一个结合主要是在“用”的意义上,那么“第二个结合”则更多具有"体”的意义,二者结合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次理论飞跃。
它表明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微党课:从六个维度提升作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