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三个机制”,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当前,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可以概述为四类:一是懒政不想为。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应付交差了事,得过且过。二是怕事不敢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敢尝试,不敢探索,担心“枪打出头鸟”。三是为私不愿为。回避矛盾和问题,对不良倾向和行为,明知不对,仍听之任之,保持一团和气,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四是平庸不善为。自身能力难以适应岗位要求,工作效率低,表面上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徒劳无功。究其原因,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主观原因,可以用三个“不”字概括:即主观世界改造不严实,新旧理念转变不适应,能力素质提升不及时。另一类就是客观因素,这个主要还是制度机制保障的不健全。一方面,干部保护机制不健全,干部干事创业头上有“紧箍咒”,身后有“后顾之忧”,难免瞻顾;另一方面,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未能真实、有效反映出干部的实际情况,存在“干得多的错得多,错得多就扣得多”的现象。当然还有就是我们干部个人价值的追求未得到满足,比如政治、经济追求得不到满足。
对此,我们建议以完善机制为抓手,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年度考核,按照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应分别提出考核指标,既考出显绩又考出潜绩,干什么就考什么,既考出共性又考出个性,防止“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推进平时考核,突出常态性,干部实绩创造在哪里,干部考核就应跟踪到哪里,随时掌握干部的“活情况”“新变化”。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将每个人的考核结果直接与年度目标绩效挂钩,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二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要让干事创业者毫无后顾之忧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必须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因此,建议严格划定“容”的底线、辨明“错”的性质,把无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