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全市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区”联创共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抓手,全面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力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凝聚起了各族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xx的智慧和力量。但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标对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民族宗教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比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不够深入,方式方法还不够丰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民生保障和改善还有待加强;宗教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方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重点,以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为底线,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奋力推动新时代全市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关乎大局,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宗教工作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是党治国理政必须做好的重大工作。我们要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一)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宗教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复杂多样,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范和化解民族宗教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的特点,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我们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