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决定将隆重举行庆祝活动,并号召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借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同心同德,奋力开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贯彻中央精神,本刊即日起开设“新中国60年系列理论专稿”栏目,主要刊发回顾60年来的光辉历程、展示60年来的辉煌成就,总结60年来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创新和宝贵经验等一系列理论文章。欢迎社会各界方家踊跃投稿。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盛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经济上的市场化与政治上的较快民主化,政治集中和政府强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模式,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害的。然而,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历史,我们却可以得到相反的结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上适度集中和政府强有力主导经济发展的体制模式,带动了中国经济腾飞,促成了“中国奇迹”。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不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或是与同期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都是很不成功的。究其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全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彻底实现从一个革命的党转向一个执政的党,很长一个时期内,党和整个国家的中心任务,没有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意识形态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使人们在个人参与创造财富方面,曾一度依靠提倡无私奉献和革命精神来推动;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所有制上,彻底消灭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实行所谓“一大二公”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它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盛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经济上的市场化与政治上的较快民主化,政治集中和政府强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模式,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害的。然而,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历史,我们却可以得到相反的结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上适度集中和政府强有力主导经济发展的体制模式,带动了中国经济腾飞,促成了“中国奇迹”。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不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或是与同期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都是很不成功的。究其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全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彻底实现从一个革命的党转向一个执政的党,很长一个时期内,党和整个国家的中心任务,没有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意识形态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使人们在个人参与创造财富方面,曾一度依靠提倡无私奉献和革命精神来推动;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所有制上,彻底消灭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实行所谓“一大二公”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它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农民进了城为何只是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