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几次大的宏观调控,都采取了软着陆的方式,避免大起大落,取得了好的成果,应当说是可喜可贺。但是它毕竟还是大起软落,造成一定的损失。科学的宏观调控不是软着陆,而是如何避免大起,使经济协调发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就需要对宏调控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提高我国的宏观调控水平。
(一)宏观调控的目的主要是补短
目前我国的经济过热是属于局部性的投资过热,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业等,去年投资增长在80%到1倍以上。今年1<[--]>-4月,这些行业的投资同比又增长35%<[--]>-93%。我国钢材生产能力己达2.3亿吨,在建生产能力1.3亿吨,建成之后生产能力将达3.6亿吨以上,超过美日欧俄生产能力之和;我国水泥生产能力已达8亿吨,加上在建能力将超过10亿吨,生产能力己超过全世界总生产能力的一半。在这些行业带动下,使我国能源、原材料和运力的供应都处于紧张状态,是目前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都无法承受,因此要进行压缩。与此相反,另一些行业的投资严重滞后。今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投资仅增长0.45%。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投资却增长缓慢。如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导产业,投资的80%是来自外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与民营经济投资各占10%。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行业,在印度,其产值己占GDP的16.7%,而我国尚不足1%。国内市场巨大的软件需求,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发展软件业不会增加多少资源消耗,也没有污染,有利于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从今年3月份开始,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措施,二季度的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投资增速迅速回落。3月份固定资产增速回落到43.5%,4月份回落到34.7%,5月份投资仅增长1……
- 上一篇:如何认识两个“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