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最热闹的,莫过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鲁迅文章从5篇压缩为3篇,去掉了《药》和《为了忘却的记念》。
课程篇目微调,实属正常。新课改还在继续,今年加几篇,明年减几篇,高中减几篇,初中加几篇,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教材的审订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关系一个国家政治与文化历史的叙述、传承,绝不是通过媒体和民众投票能决定的。
但耐人寻味的是,近些年,媒体对于中学教材的改革保持着持续的兴趣。特别是关于鲁迅的“进”与“退”,争论不休。有的认为,鲁迅早就应该被赶出语文课本的,有的则认为,削减鲁迅文章,是“数典忘祖”,当然还有很多人认为,无所谓。
人们对鲁迅的敏感,源于一种价值与立场的焦虑。鲁迅死后70多年来,一直是各方争夺的思想资源。左派认定的是一个革命的鲁迅,是反叛的破坏的,右派认定的是一个人间的鲁迅,是独立的自由的。
中间派,因为没有预设立场,所有只好左右摇摆,呈现出的一个道听途说、胡乱嫁接过并且庸俗化的鲁迅。比如,要么信了左派的话,于是机械地演绎,认为《药》结尾中,华小栓坟前树枝上的那只乌鸦,是一只革命的乌鸦;要么偏听右派的话,自作聪明地认为,鲁迅每天晚上爱用热水洗脚,那是因为他爱意淫。
在任何时候,中间派总是占据大多数的。而且,以貌似各种主观客观的理由,唱衰鲁迅的声音,还是相当占上风的。比如,鲁迅文章不好读,过时了,比如鲁迅这个人太阴暗,流毒匪浅。
不爽一个人,总是有很多理由,反之亦然。反对鲁迅的声音比较大,在很大程度说明,作为符号化的鲁迅,引起了许多人的审美疲劳。一些人迫不及待地说鲁迅终结,透露出对于民族、国家、历史、革命这些宏大叙述的极度厌倦。
鲁迅生前拒斥死后谬托知己,但显然不由他自主。人们还习惯以符号来说符号,以象征来说象征。其实,所有的争论,关鲁迅、关中学语文教学何事?归根结底是意……
- 上一篇:问题官员何去何从不能稀里糊涂
- 下一篇:探索“民主新路”的沉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