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打开电视,转动频道,几分钟之内,准会有哈药的产品广告,"哈尔滨制药六厂"和"哈尔滨制药三厂"的"盖中盖"、"严迪"、"泻痢停"、"朴欣"、"三精司乐平"、"三精葡萄糖酸钙"、"三精葡萄糖酸锌"等产品时刻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其中哈六更是创造了一种新方法,即先与电视台谈好一个总体价格,譬如一年是1000万,但是什么时间播放企业不管,于是电视台只要有时间就往里插播广告。其广告特征就是巨额投入,大面积轰炸,明星助阵,强行灌输。其广告往往同时出现在很多电视台的"垃圾时间段"和"黄金时间段"。这造成了广告经营的"哈药现象"。"哈药现象"在被称为"眼球经济"的信息时代成为众多视线聚集的焦点。
仅20xx年一年中,哈药集团砸出11亿广告费,这还不算制作费和明星出场费,并以此拉动起80亿元的销售收入。虽然与销售额增幅不成比例的利润引来诸多质疑,但不可否认哈药获得了非凡成就。如96年还处于亏损的制药三厂、98年产值不到2亿元的制药六厂,至20xx年它们的销售收入已分别超过12亿元和20亿元;又如98年两家抗生素企业合并组建为制药总厂后,显示出规模互补优势,当年利润增长200%。"哈药"的名字也终于在狂轰烂炸和议论纷纷之后被人们记住。并且“哈药”成为众多医药企业效仿的对象。
表面上看,哈药是凭借着制作粗糙的广告狂轰烂炸,凭借着早已被营销人抛弃的低级的广告策略,取得异想不到的成功。但哈药的成功真的那样简单吗?我们试着去探讨:
广告不是“哈药模式”的全部
哈药的营销运做被某些人总结为医药营销的“哈药模式”,并下定义为:是指一种有关企业广告投放行为的营销策略,即依靠巨额的广告费,来推动市场的增长。并且总结出“哈药模式”一是发财速度见效特快;二是投资周期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