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技术产权交易所和xx产权交易所共同组成了xx产权交易的有形市场。虽然这个有形产权交易市场形成较晚,但无论从交易规模还是活跃程度上,都居全国首位。20xx年xx技术产权交易所和xx产权交易所成交额都在千亿元以上,即使在统计方法调整后(xx技术产权交易所和xx产权交易所对成交金额实行双向统计,即实际成交额乘以2),也仍数十倍于其它地区的产权交易额。各地纷纷效仿xx产权市场的经营模式和运作机制,但结果多是门庭冷落,交易清淡。从产权交易机构的微观运作模式看,各地交易所在性质和交易机制上基本大同小异,作为解释这种现象的决定因素实在牵强。地区经济、科技和产业基础,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固然能够解释部分原因,但是否是解释像北京和深圳这样经济发达、金融市场也相对发达的城市没有取得同样效果的主要原因?除了先天禀赋外,xx发展产权市场的经验到底是什么?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本文主要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对以上问题给出答案。
一、发展历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权市场的发展相互促进
纵观xx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到它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进展。从1994年xx城乡产权交易所成立算起,产权交易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4~1996年。xx城乡产权交易所一诞生便处在矛盾中:一方面,xx正处于国企改革的关键阶段,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交易机构为盘活国有资产、规范国有企业购并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服务;而另一方面由于四川乐山出现了所谓的“箩筐交易市场”(即当地产权交易所绕开证券监管机构,将未上市的国有企业产权拆细,公开交易这些企业的股票),国务院明令禁止新设产权交易机构。因此,尽管xx有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需要,但仍只能进行农村集体资产的交易。
直至1995年7月,原国有资产管理局草拟……
- 下一篇: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