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文化自信”时,多次强调要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道德规范,专门提出要推动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组工干部来讲,提升职业道德水准,要“以德立人心”,当以公道正派为内核。
我们谈公道正派,探究内涵、明理知义,“公道”就是公正、客观;“正派”就是作风要实、品行要好。如何把公道正派深植组织工作土壤、贯穿组织工作始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也是常说常新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大家看组织部,主要看这一条。”本文以一名普通组织干部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公道正派:
第一、枝源派本,要传承“公道正派”政治价值。“不知过往者,无以图将来。”从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角度探析,公道正派不是抽象的,更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其既有历久弥新的现实价值,亦契合组织工作的现实需要。这是中华文明最推崇的价值典范。中华文明史所体现出来的政治属性,公道正派始终占据着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论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时,孔子以“政者,正也”来回答,并告之“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还有占据主流地位的政治家,始终诠释着公道正派的人生哲学。孟郊认为“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范仲淹则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有诸如古代府衙高悬“公正廉明”匾额,这充分彰显出古之为官者公道正派的价值取向、优良传统。这是组织部门最核心的价值要求。自1924年中央组织部成立以来,历届国家领导人及中组部部长,均对公道正派作了强调。毛泽东指出“在干部政策问题上,必须坚持正派的公道的作风”,邓小平要求“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用人真正做到了公道正派,其他的都变得简单了”。延安时期的中组部部长陈云指出,做组织工作的干部要忠实、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