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X市X县X社区主动链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要求,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第一,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治理“主心骨”作用。一是严格选人标准,提高用人质量。XX社区按照村级组织换届的政策规定要求和XX市实施村级组织大岗位制要求,积极稳妥推行“一肩挑”,圆满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实现了社区领导班子学历、年龄结构的“一升一降一强”,真正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才选入领导班子,及时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社区民警为副组长……略…… 网格“多网合一”;推进社区警务“一标三实”信息、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信息、非警务警情信息、社区矫正人员信息等互联互通互用。
第二,强化统筹推进,构建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格局。一是充分发挥社区综治中心在社区治理中的“枢纽”作用。从场所规范、人员保障、设施配备等方面加强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实现有规范服务场所、有专业人员保障、有完善工作机制的实体化运行目标。社区综治中心积极发挥收集社区民意、承办、分办、转办各类案(事)件的信息枢纽作用,使各类信息在综治中心实现互联互通互用。同时,社区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运用“共治通”App整合司法、土地、住建等多方资源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二是网格共治,织密联调联治“一张网”。按照XX市、XX县“以居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划分要求,XX社区划分出15个网格,并配备网格长、网格员49人。针对网格员管理范围大、对象不均衡、工作落实难等问题,社区进一步细化治理基础单元,在15个网格内细分出79个网格责任区,吸纳30名党员、退休干部、妇女代表、致富带头人为志愿网格员,构建起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格局。同时,每个网格设岗定责、划片包干、责任到人,以网格责任的实化细化实现每个网格区域内部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困难群众帮扶等治理工作全覆盖。三是多元保障,推动社区基层治理“可持续”。群众是基层治理的最大受益者,XX社区通过社区聘任、组织培训等方式,将社区79名网格员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调解案(事)件享受补助“以案定补、一案一补”。出台网格员管理考核办法,从社区经营性收益中列支资金,对网格员办理事项进行“一事一补”,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机制调动网格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稳定社区基层治理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第三,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奏响民族团结和美乐章。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来,XX社区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突出社区基层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领作用,建强组织阵地、壮大集体经济、强化基层治理,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目标,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社区以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为目标,结合村情民意,找准村组干部换届与民族特色结合点,加大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充实民族干部,壮大基层民族工作力量。结合村组干部学习例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冬春训等集中学习活动,认真学习_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强化理论武装,凝聚工作合力,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XX社区围绕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聚焦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盘活社区集体资产,实现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社区土地流转率达95%以上,取得了农户土地有租金、打工有收入的效果。202x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96.65万元;202x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20余万元。三是多网合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