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素材网 首页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本观”

11-19 德育素材网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本观”安全是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如何搞好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处于受控和在控状态,在人的行为和物的种类日趋复杂多变的今天,单靠监督与被监督的传统管理模式,不可能达到目的。

  我们应该从“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基点出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树立一种“人本观”。

  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别人管理。

  人机环境系统的主导控制是人,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带环节,靠人去实现。

  管理的手段一一机构和章法,靠人去建立。

  总之,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所以,抓安全,抓其根本,首先要抓“人”。

  人的不安全行为众所周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物理本质是一种意外释放的能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不少企业在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化方面己取得较大进展。

  从另一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

  据工伤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企业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有50%~85%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按照美国海因里希的五因素“多米诺骨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社会环境不良和管理欠缺促成人为过失,人为过失又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危害,这就引发了意外事件和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

  而从保证安全的角度来看,着眼点应放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只要设法对这两者进行防范,人身伤亡事故就不会发生。

  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应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隐形危险)。

  虽然海因里希的理论描述过于绝对化和简单化,但是从他调查的75000件工伤事故中看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占了89.8%,由此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人本观”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基本理念所谓安全管理中的“人本观”,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安全工作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1、依靠人的力量: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

  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却往往忽视了从事安全生产的人。

  在安全生产经营实践中,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