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查出相关问题
1、重点群体就业存在的问题。县域经济开展相对缓慢,提供就业岗位有限,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近就地就业难度大。是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缩减,裁员情况普遍存在。就业创业惠民政策落地难。因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等人员较少,兑现扶贫车间、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等补贴政策难度大。
2、就业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较弱。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无技能或技能单一,主要依靠体力赚钱;普遍存在社会经验尤其是创业经验和市场经验缺乏,部分农村劳动力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和劳动纪律等工作要求,就业面较窄,难以适应外部竞争激烈的环境。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数量少,私营企业规模小,吸纳就业人员十分有限。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劳动者需求量大,但大量劳动者缺乏技能导致就业难、工作稳定性较差。就业观念存在偏差。近年来,通过宣传培训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但多数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值高,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观念,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差。就业观念与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形势形成极大反差,给就业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困难。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培训对象就业意识和择业观念陈旧,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是一部分失业人员怕冒风险、怕吃苦受累,怕上当受骗等保守思想严重,就业观念狭隘,同时受年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等方面的限制,缺乏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实现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信心和勇气。一部分失地农民自持手中有土地赔偿款,安于现状。部分民营企业虽有需求,但多为技术性工种,多数人员却是眼高手低,既缺乏技术特长,又无工作经验,但对自身有过高的期望,都想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认为这……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