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民国烟雨里的文坛之花
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也是一个风云际会、名人辈出的年代,萧红、萧军更是那个年代的文学界的翘楚,两个人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读后让人扼腕叹息。
飞出封建牢笼的苦命鸳鸯。生在呼兰县一个中产家庭的萧红,自幼丧母的萧红,很少感受到父爱,能给她幼小心灵带来慰藉的只有她的祖父。后来,萧红专为祖父写了回忆文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其中写道,“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祖父,听着祖父读着诗篇……可知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恨之外,还有温暖和爱”。更重要的是,祖父知识渊博,是萧红文学才华的启蒙者。但以后的生活正如萧红自己所言“长大是长大了,只是并没有好。”为了逃避一场来自“严父之命”的政治联姻,萧红只身逃到了哈尔滨,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不得不忍名义上的未婚夫汪恩甲的蹂躏,在萧红怀孕后,汪恩甲对她始乱终弃。一个身无文分且怀着身孕的柔弱女子,就这样被困在旅店一个小储藏室里。为了生存下去,萧红鼓足勇气给当时的《国际协报》写了封求助信,她也由此而结识了该报副刊主编老斐,并通过老斐结识了另一个流浪天涯的青年——萧军。萧军当时正在帮老裴编报,顺便为他办一些需要跑腿的活儿。萧军同情萧红的不幸经历,经常去看望她,特别是当他无意间读到萧红写下了小诗《青杏》时,更是为她的才华所吸引,两个年轻人的心渐渐靠在了一起,并逐渐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这一份爱,给了萧红生存下去的勇气,也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铺开了一条金灿灿的道路。
渐渐蜚声文坛的“小小红军”。二萧一起生活,可谓一穷二白,身无分文,栖无片瓦,不得不寄居在老斐家,经常靠借钱度日。萧红在这时产下一个女婴,由于没钱扶养,在苦痛和矛盾中把她送给了别人。两人生活仍然困顿,萧军给一位官员的孩子当家庭教……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