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情绪、认知、调节、外部环境、航空安全、建议
一、引子:问题的提出
古希腊哲学家艾比泰德:“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安检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句“我检查过的护身符比检查过的人还多!”,各种花样齐出,符不离身的现象形成了航空客运安全的新常态。不知道是否有人调查过这样一个数据:购买“航意险”的比率与随身携带“护身符”的比率孰高孰低?两者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却都是为了“安全着落”买单,如果“护身符”真的有神助能保生前平安有谁还会花冤枉钱去买生后“航意险”?“护身符”的意义何在?不过是为了抚慰心理上的不安全罢了!航空运输毕竟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寻求冒险和刺激而存在的,飞机定然会成为大众的社会的交通工具,彼时人们一边必须要乘坐它,一边又对它的安全性抱有严重怀疑,极有可能形成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即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航空业的发展,所以重视旅客的心理安全迫在眉睫!
动物尚且有求生的本能,通过不断进化获得尖牙利爪用于战斗获取食物和生存。人类向往文明,用于战斗的生存本能在“武器”的发明创造中逐渐弱化,电影《 93航班》里四名劫匪仅凭一把陶瓷水果刀,一个假炸弹就劫持了一架载着四十四人的飞机,而所有旅客和机组成员只能用鲜血开路徒手夺刀,这就意味着人一旦失去战斗武器就失去了战斗的能力,失去了自保的能力。而安检为了保障航空安全将一切可能用于战斗的“武器”完全与旅客隔离开,仿佛砍掉了老虎的利爪,拔掉了毒蛇的獠牙,这让一些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自我感觉弱小,或者患有强迫症的人一下子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甚至有人会冒着被处罚的危险藏匿违禁品。其实,不论是随身佩戴“护身符”还是夹带防身器,藏匿违禁品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