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个结合”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资本主义现代化具有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基因,西方文化的外向性、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使西方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例如社会两极分化、生产的不可持续性、暴力冲突、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敛、中庸、包容的文化性格,其所孕育的整体主义世界观、尚中乐和价值追求、关系性思维模式,能够为消除西方现代化产生的各种弊病作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社会形态变革的意义上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落后的成分,形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突破了现代化模式上的西方中心主义,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西方文化孕育了西方现代化,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基因也导致了西方现代化成为贫富分化的现代化,是不可持续的现代化,是西方霸权的现代化。
这种现代化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被殖民和被征服的对象,并在独立后长期对西方处于依附地位,现代化进程长期受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主义世界观以及内敛、中庸、包容的文化品格,和西方文化相比具有鲜明的不同。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新的文化形态,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保持了中国的民族特性,也能够为全人类的现代化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