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号“关停潮”亦是“升级潮”去年12月,中央网信委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日前有媒体报道注意到,自今年4月以来,各地进入新一轮政务号“关停潮”,先后有10多个省份政府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对包括政务APP、政务公众账号在内的相关政务新媒体关停注销。
此次“关停潮”也被视为“既是一种及时止损的集体行动,也是一个反思治理的进步契机”。
从建立初衷看,在信息传播的社交化和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大背景下,政务新媒体曾被人们寄予了多重美好期待。
比如,通过政务新媒体账号,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回应热点,有助于政府部门掌握互联网舆论主动权。
又如,通过政务平台或小程序,为公众办事提供“指尖上的便利”,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还有不少政务新媒体账号通过发布“接地气”的资讯,被认为是改变公众对政府部门刻板印象、拉近与群众距离的重要途径。
部分政务新媒体建设何以异化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透过相关报道的典型案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上盲目跟风,或是不考虑实际工作需要,为建而建,或是搞摊派式压建。
二是运营上专业能力跟不上,内容主要靠复制粘贴,所谓“要干货没干货,要品相没品相”,更谈不上服务性和便利性。
三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清廉守基铸党魂 使命担肩筑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