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素材网 首页

明代学者吕坤的治学之道

11-15 德育素材网

  明代学者吕坤的治学之道在中国古代,入祀孔庙的先贤先儒有100多位,明代学者吕坤便是其中之一。

  吕坤(1536一1618年),字叔简,自号抱独居士,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吕坤潜心向学,学识渊博,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去伪斋集》等10余种。

  其中《呻吟语》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是吕坤呕心沥血30年而写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呻吟,病声也。

  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以“呻吟”来警示世人。

  吕坤在治学方面的主张集中体现在《呻吟语·问学》篇中,今天读来仍大有裨益。

  学贵有择。

  吕坤主张读书治学要有所选择,要读好书。

  他在《呻吟语·问学》篇中称:“学者欲以有限之目力,而欲竟其津涯;以卤莽之心思,而欲探其蕴奥,岂不难哉?故学贵有择。

  讲学人不必另寻题目,只将四书六经发明得圣贤之道精尽有心得。

  此心默契千古,便是真正学问”。

  学者想要以有限的目力,学完浩如烟海的书籍,是不可能的,因此读书需要有所选择,要去粗取精。

  吕坤又进一步讲道,“道理书尽读,事务书多读,文章书少读,闲杂书休读,邪妄书焚之可也”。

  作为儒家学者,吕坤主张尽弃闲杂、邪妄之书,把“四书六经”作为首选之学,这也体现了他“学贵有择”的治学观点。

  治学需要专一、专精。

  要根据自己的优势,专精于学问的某一个方面,加以发扬,形成专长。

  吕坤云:“学问之道,便是正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