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素材网 首页

【写材料用典】躁则失君

11-15 德育素材网

  【写材料用典】躁则失君【例文】“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

  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

  广大青年官兵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应谨防“躁则失君”,摒弃浮躁心理,杜绝急功近利,使自己的军旅生涯行稳致远。

  (解放军报《谨防“躁则失君”》)【典故】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释义】意思是,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

  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赏析】古人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看大千世界,缤纷缭绕;看茫茫人海,潮起潮落,忙碌穿梭的脚步中,只有内心保持安静状态,才能冷静思考,正确判断,平和处事,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孟子》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师从著名棋手奕秋学习棋艺,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而另一个人虽然表面上在听讲,但实际上心猿意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最后,两个人的棋艺相差甚大。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有多大差别,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