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好生活的伦理意象伦理学是关于善的知识体系,因为它力求引导人们去认识善、力行善并达到善生活的理想状态。
然而,对于“什么是善”这一看似极简单的问题,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在中国思想史上,不论人们对于善的看法是多么的对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论善者都共同使用着“善”这一语词。
古籍中“善”语词的用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无不指向“好生活”。
要搞清楚“善”语词,首先必须从历史文化的视角上厘清人们对于“善”语词的用法。
廓清了这个基点,才有可能在历史文化的地基上筑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伦理学大厦。
《康熙字典》《经籍纂诂》等作为具有很高权威性的文字学著作,在研究了它们之前的古代经籍和古代文字学著作的基础上,曾综述过“善”语词的不同含义。
善字,古文作“譱”,结构上“从誩从羊”。
善字可以在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感叹词等意义上使用。
其含义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作为形容词的善,至少有以下7种用法:吉祥、善良、美好、高明、友好、熟悉、多;第二类,作为副词的善,至少有以下5种含义:很好地、擅长、易于、多、大;第三类,作为名词的善,至少有以下4种含义:善良、通“膳”、姓、通“单”;第四类,作为动词的善,至少有以下9种含义:赞许、稳妥处理、优化改良、擅长、喜好、羡慕、友好、爱惜、揩拭。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