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局机关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x,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身后这两张照片,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是我们党的一大召开的会址,左边是原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右边是嘉兴南湖上的“红船”。
今天,我想从这两张照片开始,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机关事务工作的历史渊源,同时报告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树高千尺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
我们党的机关后勤工作产生于“一大”。
那是个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的年代,革命活动尚处于秘密状态,要筹备召开“一大”,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后勤保障,参会代表来了怎么住宿?开会地点选在哪里?安全又如何保障?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当时,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一王会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面对艰巨的任务,她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博文”女校作为住宿地点,把开会地点定在了法租界。
会议期间,她高度戒备,敏锐察觉到有密探闯入,及时将会议调整到了嘉兴南湖举行。
正是靠着坚定执着的建党信念,以出色的后勤工作,保障了“一大”顺利召开,为我们党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之后,从二大到五大,党的后勤保障都是临时组建班子负责,没有专门的机构。
直到“八七”会议后,我们党才设立了专门负责后勤的一“总务科”,这是机关事务工作真正意义上的雏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任何军事行动和政治活动都离不开必要的后勤保障。
革命战争时期,机关事务工作以其第一位的政治属性,有效地发挥了战时保障作用。
瑞金时期,在一切为了战争的背景下,我们党设立了承担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职能的总务厅,中共党史上第一次有了系统的机关事务工作。
通过履行筹备二次全苏代表大会、承担重点工程建造等职能,展现了集中管理、统一供应、精干高效的显著特征。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