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XX县聚焦产改扩面提质改革目标,主动探索、勇于实践,持续在谋长远、增实效上下功夫,产改推进交流机制健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素质进一步提高,产改品牌效应持续放大,产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赋能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施政治强基行动,保持产业工人队伍和谐稳定。一是抓思想武装。围绕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劳动工匠深入企业、车间、班组开展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宣讲2次。二是抓地位提高。拓宽产业工人民主参与渠道,提高产业工人在“两代表一委员”和群团组织代表委员中的比例,保障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在产业工人中,有2人任党代表、2人任人大代表、17人任政协委员。三是抓宣传引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4场500余人次;在电视台开设“劳动者风采”专栏,发布内容8期。
(二)实施赋能成长行动,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着眼培养产业紧缺型技能人才,广泛开展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的培训需求,通过师徒结对、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培训62563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45507人次,专项培训830人次,技能培训16226人次。二是搭建建功立业平台。把技能练兵、比武竞赛活动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实现劳动技能竞赛常态化、普遍化。目前,已开展技能竞赛4场,参与职工173人次;开展劳动竞赛6场,参与职工349人次。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为载体,已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职工创新工作室4个。搭建创新创造平台,鼓励产业工人立足生产岗位,积极参与“五小”创新活动,切实提升产业工人赋能成长成果转化实效。三是强化示范带动效应。持续深入开展典型培育和选树工作,抓实3家市级试点的产改工作、通过调研指导等方式逐步推进县级试点产改工作。支持产业工人创新创造,今年以来,成功选树2家企业申报XX市五一劳动奖、2家企业车间申报XX市工人先锋号、7名职工申报XX市五一劳动奖章,推荐4名一线职工申报“XX工匠”。
(三)实施维权服务行动,促进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维护。一是健全维护劳动权益的制度规定。强化源头参与,完善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协商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前,在已建工会企业中,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31份,覆盖企业254家、职工6925人,集体协商建制签订率达91.04%。二是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法院+工会”“人社+工会”“工会+律师”等多方协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职工来信来访工作制度和登记制度,接待信访3件,涉及人员3人,已全部完结,办结率为100%;在12351云南省总工会服务职工热线系统签收分派工单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共接收工单13例,处理完结分派工单12例;联合县人社局、县工信局等部门深入到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等情况检查,开展劳动用工“法律体检”活动1场,涉及企业2家。三是增强劳动安全生产意识。持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等安全活动,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通过竞赛推动企业落实劳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维护产业工人生命安全与健康权益,提升产业工人安全生产意识。四是加大帮扶服务力度。坚持分级管理,精准帮扶,动态帮助困难产业工人解决实际困难,对困难产业工人家庭实施“金秋助学”“医疗互助”“常态化送温暖”“技能培训促就业”“结对帮扶”等帮扶救助,让产业工人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温暖。
(四)加快改革推进力度,扩大产业工人改革覆盖面。一是履行好工会牵头作用,主动协调各产改责任单位落实落细改革任务,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制定印发《202x年XX县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产改工作目标、具体任务、时间路线,为产改工作提供有力政策保障。二是坚持固“点”与扩“面”,在原有试点培育的基础上,以XX主导产业、特色行业和重点企业为主体,推进产改工作,向国企、规上重点企业延伸扩面,推动改革分层覆盖、有效覆盖、全面覆盖,进一步增强改革试点成效和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三是扩大改革覆盖面,对照改革总体任务,及时总结产改试点经验做法,加大宣传引导报道,积极营造共同推进改革的浓厚氛围,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产改工作信息在中工网、工人日报客户端、云报等媒体刊登信息10余篇。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个人廉洁自律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