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党政机关的行为规范划出了清晰红线。XX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应将条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天,我们在此深入研讨,就是要以条例为指引,为XX的发展注入清廉力量。
一、以“克俭于家”的坚定决心,夯实厉行节约思想根基
(一)领悟精神,筑牢思想堤坝。《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犹如一座灯塔,为我们在资源使用的海洋中指明方向。其核心精神在于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融入党政机关工作的每一处细节。对XX市各级党政机关而言,深刻领悟条例精神是首要任务。我们需从政治高度看待厉行节约,它不仅关乎资源合理利用,更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乎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能精准把握条例内涵,将其蕴含的价值理念深植脑海,便能在面对各种资源使用场景时,自觉以条例为准则,抵制浪费的诱惑,筑牢坚固的思想防线,为后续行动提供坚实的思想支撑。
(二)对标对表,校准行为坐标。条例中的各项规定是明确的行为标尺。在经费管理上,严格遵循预算编制与执行要求,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杜绝超预算、无预算支出,让财政资金精准助力XX的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在公务接待中,严格落实接待标准,摒弃铺张奢华,以务实、节俭的态度展现XX党政机关的良好风貌。公务用车、会议活动等方面,都要一丝不苟地对照条例标准,查找自身行为与标准的差距,及时校准偏差。通过持续对标对表,让条例成为规范行为的“紧箍咒”,促使我们的工作行为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行,不断提升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三)常抓不懈,厚植节约文化。节约文化的培育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主题,通过定期开展学习活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让条例内容深入人心。利用XX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与现代党政机关工作相结合,打造具有XX特色的节约文化。在机关内部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让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节约习惯,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使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让节约文化在XX市党政机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强大的文化驱动力,推动厉行节约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二、以“俭以养廉”的自律意识,规范机关经费使用行为
(一)严格预算编制,严守资金源头。预算编制是经费管理的源头关卡。在XX市,各级党政机关要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编制预算。深入调研各部门实际工作需求,结合XX市年度发展规划,对各项经费进行细致梳理与合理安排。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关乎XX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如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压缩不必要的开支项目,杜绝预算编制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通过精准编制预算,从源头上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高效性,为后续经费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让每一笔资金都能在XX的发展中发挥最大价值。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