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x年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步任务。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清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XX来说,是使命所系、职责所在、人民所盼。
(一)落实“走在前、做示范”重大使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寄予殷切期望,强调我省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并赋予我省“四个走在前”使命任务,其中之一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XX以全国1%的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2%的工业增加值、超过全国10%的经济总量和新增就业岗位,为走在前、做示范积累了巨大潜力和强大能力。近年来,XX先后实施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万企联万村等关键举措,推动农业连年丰收、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必须立足省情实际,准确把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以粮食稳产增产为稳预期、稳物价、稳经济大盘提供坚实支撑,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质增量,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成效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二)谱写“强富美高”新XX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实际行动。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XX,是新时代新征程全省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XX新实践的具体内容。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乡村文明程度高的要求,是XX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所在。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农村仍然是XX省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一些地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如果不能补齐这块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现代化强省建设就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必须准确把握农业强省建设的目标内涵,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真正让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显身份界限,让城乡生活不再有明显品质落差,在“强富美高”新XX大美画卷上描绘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美图景。
(三)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就当前情况而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受耕地、淡水等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的影响,粮食、油料、蔬菜、畜禽、渔业产品等稳产保供压力增大,迫切需要优化产业布局、挖掘土地潜力,推动农林牧渔协同发展。在乡村建设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方面投入分散、衔接不紧,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在乡村治理方面,一些地方尊重农民意愿不够,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在农民增收方面,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但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情况摸清、把症结找准、把对策提实,有力有效推动解决,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强化认识,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实践探索而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概念,既不是农业现代化的简单延伸,也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简单相加,需要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结合上,加深理解和把握。
(一)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1954年首次提出建设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56年党的八大将这一任务写入大会通过的党章。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由此“四个现代化”成为历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涵,明确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任务。202x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作出全面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文件提出,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具体包括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生态环境、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文明程度、乡村发展安全等多个方面。202x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强调,要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必须结合XX农村实际全面贯彻落实。
(二)XX较早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探索。XX省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始于1987年。这年5月,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在苏南建立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试验区的报告,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无锡、常熟、吴县三县(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主题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21世纪,XX省不断深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20xx年省委制定并实施《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并研究提出一套考核指标体系。201x年XX省委1号文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并实施《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的意见》。近几年来,XX省又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做示范的新的任务要求。全省各地也根据农村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探索。苏州市202x年出台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了全国首个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并随着深入探索不断调整完善。主要指标包括“三化一融合”,即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化4个一级指标,还有11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对当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起到了很强的指导作用。
(三)勾画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框架的思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设计一个科学、管用的指标体系十分必要,使每个地方、每项工作都能对标找差、明确方向,便于考核,利于评价。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参照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我们认为,可以从系统思维出发,按照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这三个大的方面来考虑目标框架的一级指标,这样可以避免将“农业农村现代化”解释成“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产业发展包括一、二、三产和三产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建设包括生产基础设施、生活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建设,乡村治理包括环境治理、文化传承、文明乡风、平安法治和共同富裕等若干二级指标。在每个二级指标下,再按要素、手段、方法逐个分解,提出实施的具体要求。要素最主要的是科技和资金投入,产业发展还有土地和种子。手段主要是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等装备水平。方法主要是市场化、产业化、链条化等管理方式。目标的设定既要有超前性、进取性,也要有可及性、可行性,更要对各个方面有指导性、激励性。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是人,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管理及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的提升,离开了人,无论哪方面的现代化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上述内容构成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框架,可以为这项工作提供目标导向和定量考核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