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素材网 首页

在2024年“五社联动”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专题培训会上的辅导报告

2024-11-01 21:53:51 德育素材网

同志们: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202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依靠“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补齐社区治理短板,释放基层自治新效能。从强调人民性的治理目标切入,“五社联动”基于链接多元治理主体的核心主线,构建符合集体规范与文化认同的治理秩序,从而明确以“项目制”模式进行具象化推动。这一运行脉络所反映出的内涵演绎,为构建现代化社区治理共同体、展现治理新形态提供了路径指引。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专题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以“五社联动”治理目标现代化诠释“人民性”理念

“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五社联动”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微观诠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贯穿始终,凸显出社区自治的人民价值取向。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社区场域中,“五社联动”是助推社区治理新格局的有效路径。

“五社联动”增进福祉,为民而立。社区作为民意汇集的终端末梢,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根本宗旨,在现代化治理推进中不断革新自治方式,不断提升优质服务供给能力,积极回应群众的多样性诉求。社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获得感,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高质量公共服务的诉求日益升级,单纯依靠社区力量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为解决社区发展的具体问题、增大服务供给力度,社区有必要通过社会组织载体链接外部资源,撬动慈善资源、社会能人、专业社工等外源性力量以弥补居民参与力量的不足,激发内生动力,从而使嵌入的外部力量成为政府的有益性补充,助力增添社区活力的常态化服务实现。

“五社联动”汇聚力量,由民推进。为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深度参与,激发社会内生性力量,在社区治理体系中嵌入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五社联动”,改变以往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以自下而上的服务导向推动如何强化行政主体服务功能的思考,彰显了人民属性。对社区而言,“人人”概念的强包容性意味着从客观上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参与治理,这就使得主观上形成了人作为多重身份的连接。一方面,居民作为服务对象绘制需求清单,经由社区引导公益创投、能人主导等外部力量,围绕居民主体利益诉求与社区问题设立服务项目,盘活了社区自有的物质性与精神性资源,实现了社会组织、街道、社区、特定居民社区治理秩序的良性运行,回到为“人人”所用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居民作为助力社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者,在通过矛盾解决、监督评议等事项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从服务对象到服务者的身份转换,承担了社政互动的枢纽功能,成为黏合常态化共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五社联动”治理主体多元化丰富“共同体”内涵

在交往伦理的范畴中,共同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识与商谈,将其套嵌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语境下,为解决多元主体价值冲突、重建熟人社会秩序提供了新的情境选择。从共同体能动性视角进行阐释,“五社联动”体现了主体之间“何以为”与“以何为”两种作用关系,即强调“五社”要素之间的关联培育以及在彼此关联中对“五社”的功能再造。

共同体能动性视角下的“何以为”。在“何以为”的作用关系中,现有科层体制将相关利益群体纳入社区治理结构,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社区组织体系。其中,社区党组织作为组织体系的领导核心,担当着示范引领、规则执行的角色,其通过纵向的政治组织动员对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授权,赋予其在各自阵地上拓展开发短缺性要素的权力,从而加速社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调和政社关系。基于治理社会化的基础,“五社联动”共同体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数量载体容量的增大,更赋予了其主体意蕴,强调了在治理互动中相互协作、利益互嵌的关联,推动政府兜底民生服务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转变,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共同体能动性视角下的“以何为”。在“以何为”的作用关系中,“五社联动”的构建本质还是在如何利用在地资源完善联动结构并落实到集体行动上,形成自治秩序下的利益共联。为回应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新时代课题,“五社联动”的提出构建了以党组织为引领、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调以责任共担为纽带凝聚多方力量,对凝聚基层合力、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居民自治,科层组织体系赋予横向组织间具备项目服务、矛盾调解、民主议事等协作机制,这使得“五社”不仅能够在联动中延伸各自领域内的服务深度与广度,还能在面对综合性社区困境时打破壁垒阻隔,利用各自的行为优势在价值共创中进行能力互补,调整好主体互嵌的结构关系,形成各主体“高卷入度”的治理创新新格局。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