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布局产业链推动新质生产力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这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建立在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之上,既要突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又要关注传统产业,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因地制宜地布局产业链供应链,最终形成调动起全国各地积极性、发挥好全国各地优势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
因地制宜布局产业链,以发挥各地优势,形成利于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效应。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升级呈现不同水平。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升级水平较高,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先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升级水平相对较低;东北地区传统工业比较集中,结构调整相对缓慢。
这个看似不平衡的产业发展格局蕴含着巨大潜力,只要能够有效整合,使各地的优势得以发挥,就可以变产业结构不平衡为产业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东部地区不少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自身实现产业转型,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在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谋求在新产业上有所突破。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