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同仁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与各位交流成长感悟。作为执行局的一名法官助理,我在司法改革浪潮中亲身经历了从理论积淀到实践锤炼的成长历程。今天的分享将从三个维度展开,既是我个人的思考总结,也是对法治信仰的再确认,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一、以为民初心为锚点,在司法实践中淬炼政治品格。一是要永葆赤子情怀,让司法为民理念生根发芽。记得初到执行局时,我接手的一起农民工欠薪案件让我深受触动。面对17名农民工兄弟布满老茧的双手和期……略…… 伐。我坚持每天研读两小时指导性案例,撰写工作日志累计超20万字,这为处理新型网络财产执行等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以工匠精神为标尺,在专业领域追求卓越品质。一是要锻造精细化办案能力。在某企业系列执行案件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我绘制出覆盖137个关联主体的资金流向图,精准识别出8处隐匿财产线索。通过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最终实现2.3亿元债权的有效清偿。这次经历让我建立起办案流程标准化清单,将执行节点细化为48个操作模块,确保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二是要严守程序正义生命线。在办理某涉外执行案件时,我们严格遵循海牙送达公约,全程进行公证录像,即便因此延长15天办案周期,也要确保程序绝对合法。这种坚守源于对执行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深刻理解:程序瑕疵可能动摇司法公信根基。为此,我牵头制定的《执行文书标准化指引》,将法律文书错误率由3.2%降至0.5%。三是要培育前瞻性司法思维。参与全国首例虚拟货币强制执行案件时,我们创造性运用财产线索悬赏+区块链存证模式,邀请技术调查官协助勘验,开创了新型财产执行的可行路径。这次探索启示我们: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司法挑战,必须保持本领恐慌的清醒认知。我主导开发的执行业务智能问答系统,已累计解答当事人咨询1.2万次,入选最高院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三、以成长自觉为引擎,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价值跃升。一是要构建多维能力坐标系。作为青年干警,我始终以审判执行双轨培养为目标。在完成执行办案任务的同时,主动参与民商事专业法官会议32次,撰写类案检索报告19份。去年借调审判管理部门期间,通过对300份发改案件的分析,提炼出庭审实质化六步法,有效提升了全院审判质量。二是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壁垒。我坚持将调研作为职业发展的突破口。针对终本案件管理难题,历时半年走访8个基层法院,形成的调研报告推动建立终本案件动态监管平台。作为省法院青年理论研究小组成员,撰写的《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路径探析》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二等奖。这些积累正在转化为独特的专业优势。三是要培育可持续发展动能。在院党组的支持下,我们组建了青年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