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素材网 首页

中国肉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11-15 德育素材网

  中国肉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我国肉牛养殖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商业化发展初期(1979年~1990年)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人们开始逐渐将传统役用牛转为肉牛养殖,并逐渐引进优良牛品种对本地牛进行改良。

  1979年国家开始投资建设肉牛生产基地。

  为了加速牛改良工作的进展,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144个养牛基地县,逐渐形成了以饲养役用牛(农民耕地)为主,肉用牛为辅的生产格局,如河北省廊坊地区的北三县(大厂、香河,三河)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

  快速发展期(1991年~20xx年)国家为了扶持肉牛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农村发展“秸秆畜牧业”,肉牛的饲养逐渐从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的地区转向秸秆资源丰富的中部平原和东北地区。

  进入21世纪,国内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肉牛养殖开始逐渐发展。

  1991年起,肉牛养殖业开始快速增长,出现了千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比较完整的肉牛生产环节渐渐形成。

  至20xx年全国肉牛出栏量达4226.82万头。

  其中,肉牛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品种改良工作取得成效;如对草原红牛、新疆褐牛,西杂黄牛等的改良是我国现代肉牛业的品种基础。

  调整发展期(20xx年至今)自20xx年至今,农业部、财政部对肉牛规模化养殖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受到中国肉牛养殖成本上升等影响,散户加快退出市场,中国的肉牛存栏量于20xx~201x年处于低谷期。

  201x年以来我国牛肉消费量爆发式增长,各路资本大批量集中涌入肉牛养殖业,肉牛养殖商业化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