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吴明永在《思想战线》202x年第1期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不仅是使广大群众、整个民族、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还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凝聚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战略依据。
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还吸收了国外现代化模式的有益经验,避免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模式现代化的弊端。
不仅彰显了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也表明它是对人类文明道路的原创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并具有独特的鲜明特征,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明前景,我们要树立必然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以全体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推进现代化进程。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几个途径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